logo1
《破心中贼:王阳明心学廉政思想阐释》荐读
 

《破心中贼:王阳明心学廉政思想阐释》一书,由贵州财经大学阳明廉政思想与制度研究中心编写,作者是王伟、冀志强、邓立、文平、刘亚明五位教授。本书的目的是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当下廉政建设紧密结合,探讨如何从根源上实现廉政,促进“不敢腐”向“不想腐”转变,以实现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全书以阳明“人人皆可成圣”的观点作为出发点,认为天下所有人心中均有一颗成为圣人的种子,这颗种子就是“廉心”,它是实现廉政的根本,如果这颗纯真至善的种子得到培育,人心中的道德天理就会逐渐成长和彰显,只要将这一道德天理外化于行,便可以实现“良知之至”,达成“此心光明”的大廉境界。

然而,虽然人的心中均有善(廉心)的种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廉心”往往容易被遮蔽,于是就出现了“贪心”,也就是心中之“贼”,所以,如何“破心中贼”就成了实现廉心的关键一步。要破除心中之贼,首先就需要“立垦切志”,专一尽心,要在心上体认,在事上磨炼,通过“知行合一”进而达到“廉心无所不至”。

全书第一章为概论章,对王阳明心学与廉政思想进行了界说。从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从廉心作为本体论、廉洁的知行统一、实现廉洁之多重途径(致良知)以及此心光明的大廉洁境界进行讨论。

 第二章讨论廉心作为廉者的本体。从阳明心学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心即理”,也就是说,“心”是万物的根源,天理道德并非是外在的,而是人内心本然的样子,所以,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一颗成为圣人的种子,所以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此处的“无善无恶”就是对“心即理”的进一步阐发,是“心”尚未被遮蔽的最初本质状态,“天理”自然蕴藏在其中,但“无善无恶”并非是说心体没有善恶之分,而是心体本身是至善的,只要不为私欲所蒙蔽,随着初心去做事,“善”自然就会呈现出来。所以,从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只要能够除去私欲之弊端,自然就有了一颗廉洁公正之心,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反过来而言,人一旦有了“贪心”,即阳明所说的“有善有恶意之动”中的“意之动”,它是心之所发而形成的,善恶的条件由此产生。判断是否做到“廉心”的依据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能够实现对自我认知的判断,所以知道什么是廉,什么是贪,便是良知的具体体现了。

640.jpg

王阳明



       第三章讨论廉洁的内外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对王阳明“廉”的德性到“廉”的品质再到廉政的实施都有一以贯之的作用。“知行本体”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前提,如果二者分离,就会出现人心被私欲所隔断的“病”态,导致人格扭曲和人的德性与德行的偏离。而廉心本身并非是通过后期学习而来,而是在人的本心当中所天然具有的,所以廉心的缺失,实际上是廉心被遮蔽掉了,从这个角度而言,“知”其实是“廉”生成的前提,那么如何使“廉”获得彰显呢?就需要作为主体的人,去践行“知行合一”方可实现“良知之至”,所以“知行合一”的过程,实际是由“廉”之德性为始,“廉”之德行而终,从而达到知廉耻,实现廉洁、廉政等目标的过程。

       第四章进一步讨论由发明廉心而达到“致良知”(廉心)。“廉”是作为良知的重要内容而呈现的,它虽然只是良知的一部分而不是良知的全部,但它同样体现出了良知这一根本。所以“廉心”作为廉的根本,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炼,即从知善知恶到为善去恶、扬善止恶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人对自身良知的发现过程,发现廉洁之心就能通达良知根本,从而获得圣贤之乐。同时,“致良知”思想反过来也贯穿于“廉之事”,从良知发用于己为廉洁、发用于政为廉政、发用于众位廉明,阐释了从“发现”到“发明”廉心的致良知工夫论及方法。所以,发明廉心的致良知过程也是人人为善去恶的过程。

       通过上述步骤,人便可以实现“大廉境界”,即“立德、立功与立言”的三不朽。表现在:第一,立德无我的大廉境界。要立大志,将廉洁廉政等作为天下第一等事;呈现君子本来之廉洁面目;彰显自足自性的廉洁本体。第二,立功担当的大廉情怀。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拯危除难;在与百姓打交道的时候做到亲亲仁民,实现一体之仁;在面临荣辱的时候,要不动于心不困于情,保持本真状态。第三,立德断绝的大廉传承。既要做到理论自信,又要大力推广,展开廉政教育,将廉洁之心融入于百姓生活当中,以实现百姓日用即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廉洁本心”覆盖全民,人人做到廉洁光明。


微信图片_20230809155951.png

 通读全书可知,王阳明心学当中蕴含着丰富而系统的廉洁、廉政思想,书中对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与廉政建设关系进行了步步深入的讨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提供了很强的借鉴意义,对芸芸众生“发明廉心”也具有教育意义,值得细细品读。


图书信息:

《破心中贼:王阳明心学廉政思想阐释》,人民出版社,收藏于贵阳孔学堂图书馆五楼,索书号:B248.2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