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潘承玉教授为第四期中西部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题研修班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华文化系统中的越文化”的精彩讲座。
潘承玉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绍兴文理学院鉴湖特聘教授、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绍兴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潘教授的讲解环环相扣,内容丰富,主要从以下五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首先,潘院长以毛泽东《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作为开篇,点明越地自古人文荟萃,名士辈出,其文化精神深深浸润于中华文明的肌理之中。
其次,潘院长指出,中华文化可视为一个多层次的网络系统:边疆文化带构成第一外环,文化交汇带为第二外环,内环核心区则包含两大亚系统——以黄河中下游为根基的中原文化(涵盖三晋、三秦、齐鲁、中州等文化),以及以长江中下游为依托的江南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越文化)。越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分支,既与中原文明血脉相连,又因其独特的地理与历史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质。
紧接着,潘院长强调“越文化”并非单一概念,而是一个涵盖多重维度的复合体系。从不同视角可划分为十种内涵,本次讲座重点探讨了其中三种:於越民族文化、越国文化以及古今绍兴文化。於越民族文化展现了独特的鸟图腾崇拜和卓越的文明创造力;越国文化通过勾践“卧薪尝胆”等典故,彰显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绍兴文化则以其杰出的人才谱系,成为中华文化的人才高地。
潘院长最后强调,越文化蕴含的开放包容、坚韧创新等特质,对“成就名人贤才,培育名人贤才”具有重要启示。整场讲座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既有学术深度又富有感染力,为学员们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重要视角。讲座末尾,研修班学员围绕讲座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课后分享交流。在学员们踊跃的发言与深入的探讨中,本次研修活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