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上午,作为“2025阳明心学大会”重要分会场活动“中日联合王阳明遗迹考察四十年回望”在浙江绍兴饭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绍兴市人民政府、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百余位学者、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跨越近四十年的联合考察历程,展望阳明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国际化发展。
回望四十年:一场跨越国界的思想寻踪
活动在总主持人、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钱明教授的深情引言中拉开帷幕。他回顾了自1986年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率团首次来华考察王阳明遗迹以来,中日学者携手走过的艰辛而光辉的历程。在近四十年间,双方学者共同跨越中国八省,系统考察、记录并保护了大量濒临湮灭的阳明遗迹,为后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物与文献基础。

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副院长钱明
活动现场播放了精心制作的考察回顾短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再现了当年学者们翻山越岭、探访遗迹的动人场景。钱明教授在补充介绍时几度哽咽,强调这段历史不仅是学术合作的典范,更是一段“走进历史现场”的精神修行。
亲历者发言:风雨同舟,初心不改
在亲历者代表发言环节,日本福冈女学院大学名誉教授难波征男以手写文稿深情回忆了与冈田武彦先生共同考察的岁月,强调阳明学对东亚和平与生态理念的深远影响。余姚市文保所原所长叶树望研究员生动讲述了九十年代考察中的艰辛与感动,尤其是冈田武彦在江西大余王阳明落星处洒酒祭奠的感人一幕。

日本福冈女学院大学名誉教授难波征男
余姚市文保所原所长、研究馆员叶树望
日本信州大学教授早坂俊广分享了其从1996年起参与考察的经历,强调实地走访对理解文献与思想的不可替代性。余姚书画院副院长计文渊则通过大量老照片,展示了他自1989年起自发考察、拓碑研墨的学术历程,并展示了与冈田武彦先生的珍贵书信往来。

日本信州大学文学部部长、教授早坂俊广

余姚书画院副院长计文渊
成果分享:八省共建,阳明文化焕发新生
在“四十年阳明主要行迹地各地建设成果分享”环节,来自江西、贵州、江苏、广西、安徽、福建、湖南、浙江八省的代表分别汇报了各地在阳明文化保护、研究、传播与转化方面的丰硕成果。
赣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宗德介绍了赣州作为阳明“第二故乡”的系统性文化建设;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漆思分享了“阳明·悟道十二境”文化线路与国际化传播成果;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许益军重点推介了泰州学派的研究与当代转化实践;广西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梅林展示了广西在遗迹修复、文化场馆建设与企业文化赋能方面的创新探索。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李晓方主持

赣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王宗德

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漆思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许益军

广西省王阳明研究会会长王梅林
安徽滁州、福建、湖南沅陵、浙江绍兴等地的代表也分别就地域特色项目、学术平台建设、心学传播起点考辨以及绍兴十年来的文化工程作了系统汇报,展现出阳明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蓬勃生命力。

安徽省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武孝力

中国朱子学会阳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山梁

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阳明心学研究会会长张远文
国际对话:文明互鉴,心学无界
在交流分享环节,贵阳孔学堂党委书记戴建伟回顾了冈田武彦对贵阳玩易窝遗迹保护的推动,并介绍了孔学堂在国际化传播方面的努力。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教授牧角悦子分析了日本阳明学研究的现状与挑战,强调二松学舍大学作为研究重镇持续推动学术对话的使命。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辛正根表达了对中日持续四十年学术合作的敬意与韩国学界加强参与的期望。福建江夏学院潘旭君教授则分享了将阳明心学融入罪犯心理改造的实践成果,体现了心学思想的现代应用价值。

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戴建伟

二松学舍大学教授牧角悦子

成均馆大学教授辛正根

福建江夏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福建江夏学院阳明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旭君
发布绍兴倡议:携手守护人类共同遗产
活动最后,由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学生朗诵了《王阳明遗迹保护与传承(绍兴)倡议书》,呼吁国内外机构与学者加强协作,共同推进阳明遗迹的系统保护、学术研究与价值转化,推动阳明文化成为连接东亚、影响世界的精神资源。
薪火相传,照亮未来
四十年,是一段学术合作的佳话,更是一场文明对话的实践。从中日前辈学者的开拓,到如今各地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中日联合王阳明遗迹考察”所承载的,不仅是学术的求真精神,更是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在绍兴发出的倡议,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召唤——让阳明心学之光,继续照亮东亚文明互鉴与世界人文共融之路。